發布時間:2021-1-12 分類: 電商動態
9月10日下午2點,樂視控股在官方微博中發表聲明稱:樂視入股酷派,交易合法,這次奇酷股東之間的分歧,與集團并無直接關系。
根據酷派集團(2369.HK)于6月28日發布的《控股股東出售股份公告》,郭德英家族通過信托計劃持股的Data Dreamland以3.508港元每股的代價向樂視關聯公司出售7.8038億股,占已發行總股本的18%,總對價為27.3757億港元。而樂視發表聲明的這天,酷派股價收于1.24港元。不到兩個月,樂視賬面浮虧59.45%,總計16.275億港元。
相對來講,樂視是互聯網公司是錢最緊的,沒有之一。因為它想做的事太多、太多,全是超級牛逼、超級費錢的。為了融資賈躍亭多次抵押個人名下的股票,為了融資樂視兩次提交定向增發計劃、為了融資賈躍亭使出減持100億借給上市公司的奇招。抵押股票風險太大不能用了,再融資沒有獲批,減持被叫停……樂視不象有閑錢的BAT可以到處參股,這么艱難的情況下拿出27.4億港元(折合22.5億人民幣),容易嗎?
如果這27億港元注入上市公司,用于智能機研發或者供應鏈、銷售渠道,將有力地推動酷派集團營收、凈利潤的增長,樂視作為持股18%的第二大股東將直接受益。
但是,這27億被郭德英拿回家去了,與樂視再沒有半毛錢關系!樂視圖什么?當然是酷派在智能機領域的能力和資源。除此之外,說不定還圖酷派的殼!
周鴻祎根本不指望很快拿回14.85億美,只是提醒大家還有“不競爭”這個條款。樂視說與郭德英的股權交易合法,當然是合法的!樂視說“未侵害任何相關合作方利益”,目前或許沒有,將來想侵害則沒那么容易,香港證監會、交易所也不敢批準。類似聯手酷派與奇酷競爭、向上市公司注入手機業務、謀求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這些招術的可行性要重新考量了。
回過頭來看,樂視涉事三方中最倒霉的。郭德英把27億港元拿回家,周鴻祎用奇酷這個平臺造手機(超低價、無利潤,持股50.5%的酷派集團一港仙利潤分不到還要分擔虧損)。樂視咬牙掏出27.4億港元,角色只能是財務投資者。才兩個多月,樂視的財務投資已浮虧60%,未來進一步虧損的可能遠遠大于盈利。
首先,酷派集團帳面現金折合美元僅有5個億,總市值還不到7億美元,可能要花近15億美元購回奇酷全部股權。這么巨大的風險,投資人怎會無視?
其次,2014年酷派按渠道將業務及人員一分為三:電信運營商(使用酷派品牌)、3C賣場(使用iVVi)、電商(使用大神品牌)。但是電商這個最有想象空間的渠道已經給了周鴻祎。如上所述,按周鴻祎的低價路線奇酷必將巨虧。
照此趨勢,酷派集團跌成仙股(股價1港元以下)指日可待!#誰fuck還不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