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4-13 分類: 電商動態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內大數據行業標準化進程正在逐步推進。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在制定第一批十大數據標準,即大數據術語,大數據技術參考模型,數據交易平臺交易數據描述,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通用功能需求,數據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多媒體數據語義描述要求,科學數據引用,數據可追溯性描述模型,數據質量評估指標和通用數據導入接口規范。前四個項目處于草案狀態以征求意見,中間四個項目已完成草案,后兩個項目仍在草案大綱中。此外,大數據標準體系框架也處于起草評論階段。
大數據是指使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而無需隨機分析(抽樣調查)的技術,該數據具有大量,高速,多樣性和價值。與傳統的BI分析相比,大數據分析能力更強,數據量更大,分析方法更先進。在互聯網時代,數據資源變得越來越重要,就像能源一樣。因此,近年來,無論是跨國公司,各行各業,還是政府,全球公司一直在倡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2014年3月,大數據概念首次出現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然后國務院最近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綱要》為2018年底前國家政府數據定義統一的開放平臺,帶頭信貸,交通,醫療等。在重要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當地向公眾開放,中國的大數據產業即將爆發。
然而,由于缺乏行業規則和行業標準,以及數據所有權不明確,大量數據交易目前不規范且存在爭議,這阻礙了大數據行業的發展。此時,中國起草,制定并發布了大數據相關文件。大數據行業政策的頂層設計變得越來越清晰,行業標準將逐步形成。困擾大數據行業的瓶頸將得到部分解決,大數據行業將被打破。
前瞻性工業研究院指出,2014年,全球大數據市場達到285億美元,同比增長53.23%。大數據將成為全球IT支出的新增長點。中國的大數據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 2014年,中國的大數據市場達到767億元,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逐步接近,大數據開發將進入密集政策。在此期間,工業發展將獲得有利的政策。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
在打破大數據政策的背景下,預計中國大數據產業將在“十三五”期間迎來投資高潮。大數據行業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領域:資源,技術和應用市場。上游數據資源是公司持續實現的資本;中游是一家數據技術公司。在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硬件,基礎軟件,分析服務和信息安全將成為直接的利益;下游應用市場包括互聯網,政府和電信。 ,金融,制造業,醫療保健,零售,運輸和許多其他行業。其中,互聯網,政府,金融,電信等行業的大數據市場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占比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