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17 分類: 電商動態
最近,一些媒體報道稱P2P規則已基本制定或將于10月公布。自上個月中央銀行引入互聯網金融指導以來,P2P在線借貸的監管政策得到了深入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業界的關注度,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P2P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8月25日,《經濟參考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監管規則的內容包括平臺不應設立資金池,必須是純粹的信息中介;該平臺必須與銀行進行資金存款管理,實收資本必須達到5000萬元以上。 。知情人士強調,由于監管部門要求P2P與銀行合作進行資金存管業務,目前銀行與公司談判合作的P2P平臺要求實收資本必須達到5000多萬元。 ,有些銀行會提高標準。如果要滿足監管要求,P2P必須達到1億元人民幣,才能滿足5000萬元以上的實收資本要求。
在這一政策的背景下,為了生存,P2P必須增加實收資本并積極尋求與銀行的合作。從表面上看,監管機構設立的資本門檻更為嚴格,但實際上對整個行業和投資者來說都是好消息。 P2P平臺主席Bangbangtang坦言,盡管P2P在過去兩年中發展迅速,但平臺數量已經從平臺數量翻了一番,但問題平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大多數問題平臺也在增長介紹。小頭跑的特點“,”大頭進入“rdquo;此功能還表明平臺注冊問題相對較小,注冊時間在六個月之內。
根據網上貸款房屋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7月,單個月共有109個新問題平臺,問題平臺總數達到895個,超過平臺總數2,136個的三分之一。行業泡沫問題正在逐漸顯現。 。翟泉表示,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行業泡沫的增長應該能夠放緩,這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業內專家還表示,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可以有效遏制問題平臺的增長,減少一些穩定進入P2P的平臺,而不加考慮。
將引入監管規則,業界普遍認為P2P已經重新洗牌,但它也有不同的聲音。網上貸款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表示,從過去兩年的十八大政策和國務院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政策支持和鼓勵,即將出臺的規定的目的不是斷然地“單切”。 ,仍然會為平臺設置一個整改期,給它一個緩沖期。據悉,國內許多P2P平臺都對即將出臺的監管規則持樂觀態度。
翟泉認為,盡管行業洗牌,一些較為脆弱的P2P平臺可能會被清理,但受監管的市場環境將使行業更好地發展。另一個P2P平臺的創始人也表示,嚴格的監管一定會引起行業動蕩,但對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尤其是投資者資金的安全,這一點極為重要。
一些分析師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P2P產業為高增長人群提供了獲得現代金融服務的一些可能性。然而,在過去兩年中,P2P平臺一直處于無監督的“野蠻增長”狀態,業界一直熱切期待監管。
對于即將出臺的法規,業界普遍認為其主要目的是“走出困境,走其本質”,這對于完善國內P2P發展體系,建立良好的國內信用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翟泉認為,無論未來規定如何規定,只要P2P平臺堅持良好的風險控制,力求規范透明,同時建立信譽,即使行業“洗牌”,也會最終迎來新的A輪持續增長。